吉安老区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
8月19日,江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“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加快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”新闻发布会。据悉,近年来,吉安市打好高质量发展“十大攻坚战”,全力以赴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、保稳定,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
聚焦第一要务,发展质效越来越高
吉安市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,加快赶超、跨越崛起。全市GDP从2012年的1056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735亿元,人均GDP从2012年的2.2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6.2万元,财政收入、税收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2.8倍和3倍,吉安连续11年获评全省综合考核先进市。
今年上半年,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呈现稳中有进、回升向好的态势。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61.6%、居全省第一,单位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为全省最优。
致力产业升级,增长支撑越来越强
吉安市锚定工业强市战略,落实省重点产业链“1269”行动计划,打好培育壮大千亿元产业集群攻坚战,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构建了电子信息等六大主导产业体系。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11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,省级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分别列全省第三和第二。其中,电子信息作为吉安的首位产业,规模一直保持全省前列,20项产品产能居全国行业前十,LED照明产业中小功率封装能力世界第一;新材料、先进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和绿色食品产业扩量提质,低空经济、矿业经济等新板块加快拓展。预计到2026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3000亿元,并培育新材料、先进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全产业链3个千亿元产业。
深化改革开放,动力活力越来越足
吉安市地处内陆,改革开放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。该市聚焦制约发展的堵点和难点,打好重点改革突破攻坚战,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发展新境界。普惠金融、无废城市、跨境电商等一批试点示范纵深推进,国资国企、农业农村、开发区等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现,园区土地盘活存量求增量攻坚行动获评全国“亩均论英雄”专项创新案例。创新“亲清连心”政企恳谈、重点企业包保等机制,2023年吉安在全国工商联开展的“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”活动中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七。
吉安市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积极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、长三角一体化、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海西经济区等国家战略,实施招才引智人才集聚攻坚,项目化推进与赣州联动发展、与东莞对口合作、与深圳南山区交流对接;发挥赣江航运优势,打好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战,赣江航运辐射面覆盖所有县市区,上半年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59%。
注重协调发展,城乡面貌越来越美
吉安市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融合,促进以城带乡、城乡互补。该市紧扣“城市让生活更美好”目标,打好做强做旺中心城区攻坚战,持续开展城市更新,优化城市格局,近五年完成棚户区改造1700余万平方米,近17万户市民“出棚上楼”,老旧小区改造惠及群众16万余户;实施城区闲置地块微更新,一批生态停车场、健身广场、城市驿站、庐陵书房、口袋公园建成投用,城市“边角料”变成群众的“小乐园”,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等“国字号”名片越擦越亮。
吉安市着眼让广大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2023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3.9%、居全省第一;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创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10个、全省美丽宜居先行县4个、美丽宜居乡镇103个,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%,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稳定在98%以上,新时代“庐陵山水田园画”更显神韵、更富乡愁。
信息来源:厅办公室